來源:中農集團 發表時間:2025年5月1日點擊:689
今天,是“五一”勞動節,致敬中農奮斗者!我們在各自崗位上揮灑汗水、銳意進取,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凝心聚力、不懈奮斗。一起領略中農奮斗在廣袤田野上的“綠野先鋒”!
中農控股原料肥事業部區域經理,中共黨員趙漢卿
趙漢卿主要負責東北區域市場開發以及邊貿鉀肥國內銷售等工作,他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常年奔走在市場第一線,持續探索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和多種產品的采銷結合,為提升“中國農資”品牌和產品在區域市場的影響力作出積極貢獻。
春耕期間,他與區域內化肥生產企業密切溝通,充分了解生產需求和市場情況,為公司開展業務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,并在執行儲備鉀肥投放時全面覆蓋大中小型復合肥生產企業,圓滿地完成了保供穩價工作。
中農(青海)鉀鹽開發有限公司銷售部茫崖站發運負責人保積合
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茫崖鐵路貨運站,承擔著極為重要的鉀肥外運任務。這里工作環境非常艱苦,冬天最冷的時候氣溫低于零下20℃,夏天紫外線又非常強,而且常年風沙特別大,但是保積合毫無怨言,晝夜堅守鉀肥發運陣地,用行動守護糧食安全。
春耕期間,鉀肥需求激增,保積合組織工人成立突擊隊,自己扛起百斤重的鉀肥袋沖在最前面。為圓滿完成發運任務,他吃住都在貨場附近的鐵皮板房里,每天早上6點第一個到達貨場,深夜10點最后一個離開。站臺和鐵軌夾縫里的鉀肥,他用手指一點點摳出來。有時候鉀肥裝卸時不慎灑落的化肥,他都認真清掃到編織袋里。一年下來,經他之手回收的肥料達30余噸,價值數萬元。
江蘇中農新型肥料有限公司農服人員王志軍
王志軍奮戰在農服一線已經11年。春耕期間,他帶領團隊深入安徽蚌埠市懷遠縣、宿州市蕭縣、碭山等地的40余個鄉鎮,行程超5000公里,為2000余戶農民提供“測土配方-精準施肥-田間管理”全鏈條服務。
為打通農資供應“最后一公里”,王志軍提前摸排市場需求,優化配送路線。在送貨的同時為農戶提供科學的用肥指導,推廣高效種植方案,實現“送產品”與“送服務”相結合。面對部分地區交通不便的情況,采用“小車直送”“定點投放”等方式,確保偏遠鄉鎮的種植戶也能及時用上優質肥料。
中農(天津)化肥有限公司業務人員周志偉
周志偉主要負責河北邢臺地區“中國農資”復合肥、磷酸二銨和鉀肥在農用渠道的銷售工作。面對陌生的市場,他不畏難不抱怨,踏踏實實地做好為農服務工作,在邢臺地區十七個縣基本上都開發了客戶,業績實現穩步增長。
春耕期間,他大力推廣差異化肥料金標“海元寶”和生物有機肥“聚自然”,從冷棚葡萄入手,在邢臺地區經作上打開了局面。
中農控股新疆分公司業務人員薛雷雷
薛雷雷自入職以來,跑遍庫爾勒各鄉鎮,根據當地土壤條件和作物種植習慣,建立香梨、棉花、辣椒等特色作物示范田;精心組織多場觀摩會,讓農戶直觀感受肥料新產品的效果,現場解答農戶對肥料產品的疑慮并解決農戶在種植過程中的問題。
通過他的不懈努力,春耕期間銷售業績同比增長40%,為后期業務開展及農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中農立華作物健康部市場部產品經理魏濤濤
魏濤濤專注大田增產項目,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及團隊溝通,先后引進中農美冠、中農美收、美噴、中農護盾、護盛等產品,完善大田作物解決方案,聚焦作物關鍵物候期的痛點,為農戶提供高效的作物解決方案。
為了更好地推進產品的銷售,提高品牌知名度,他深入一線,向農技專家、合作伙伴以及同行取經,聽取多方意見,和銷售團隊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,為合作伙伴、農戶傳遞產品價值、講授種植管理技術,2024年以來召開各類會議百余場,全力推動中農鼎糧柱、圣燈1號等解決方案和產品的銷售。
中農立華作物健康部北區應用技術主管張少馳
張少馳堅持產品推廣與服務模式創新相結合,在推廣“友根美”產品中,構建“線上+線下”服務體系,堅持每天凌晨參與愛心助農活動,通過到當地菜市場發放愛心粥、直播報菜價活動,幫助農戶更快地了解菜價,打開產品銷路。
同時結合線下“兩會”宣講、示范觀摩等活動,通過“下地挖根”的方式直觀展示作物根系狀態,實現業績逆勢增長,技術成果覆蓋3000畝次農田。張少馳以“挖根見實效”的技術指導和田間地頭農技推廣,贏得了廣大種植戶的認可,被農戶親切地稱為“挖根王”。
中農立華作物健康部東北區技術支持經理王洪寶
王洪寶聚焦作物技術驗證工作和東北區重點項目,在大田和經作市場完善本地化方案升級,為農戶提供高效的作物解決方案。通過高頻次的短視頻、直播等形式,幫助合作伙伴和農戶更直觀地了解和應用產品。圍繞埃柯弗、加樂好、瑞苗清等產品做好宣傳推廣,助力東北區銷售業績達成。
春耕期間,王洪寶圍繞視頻號和快手直播活動,帶動東北區業務人員和渠道建立直播矩陣,助力東北區瑞苗清項目做好渠道開發和產品推廣,同時積極探索下一階段中農鼎糧柱大田重點項目推廣的新模式。
中農聯合作物公司中原部安徽省業務經理,中共黨員曹常鵬
曹常鵬主要負責安徽亳州市場產品推廣。他針對小麥、玉米、花生、藥材等大田和經作市場,開展相關試驗示范100余次,成功摸索出適合亳州當地的“增彩+小麥方案”“增彩+玉米方案”“增彩+花生方案”“增彩+白術方案”等一系列作物解決方案,業績實現逐年增長。
同時,曹常鵬還積極推廣公司的“粒粒靚”“紅繡球”等優質種衣劑產品,從作物根系層面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。
中農聯合研發中心工藝設計室工程師,中共預備黨員張凱
張凱入職公司八年來,深耕化工設計和項目建設板塊,先后承擔了吡蚜酮項目和2-氯——5-氯甲基吡啶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工作,其中吡蚜酮項目獲得了山東省石油化工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。
在工程設計、技術創新等方面,張凱采用先進的創新技術引領項目設計工作,有效降低了項目投資成本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。
中農聯合泰安生產基地原藥二分廠一車間副班長泥德壯
泥德壯主要負責合成崗位的生產。在全力保障日常安全生產之余,他積極參與車間技術改造。針對溴蟲腈車間投產初期,一到冬季底閥堵塞頻發問題,他提出在釜底加裝氮氣吹掃裝置,利用氣壓將物料頂出關鍵部位,成功將冬季堵閥故障率降低95%,顯著提升生產連續性。
該創新方案隨后被推廣至其它裝置,使同類問題的處理時長縮短70%,避免了過去需拆卸管道的繁瑣流程。
中國供銷石油內蒙古有限公司總經理,中共黨員董博
董博秉承為農服務根本宗旨,扎根基層一線,在農用油保供、惠農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。內蒙古河套平原,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,每年的春耕秋收是農機用油的高峰期,由于農機數量多、作業區域大,農機加油難問題突出。董博聯合當地供銷合作社,提前制定農機用油保供計劃,為河套地區5個旗縣區12個鄉鎮、33家農業合作社直供下鄉柴油,確保農業生產“不斷油”。
董博積極創新“送油下鄉”服務方式,帶領團隊深入田間地頭,為農戶提供全方位應急加油服務,解決偏遠地區用油難題。對因交通不便購油的農戶,開展送油上門服務。拓寬惠農助農服務模式,結合時令開展送農資下鄉、送農技下鄉活動。春耕期間,與中農集團兄弟單位加強業務協同,推廣“中國農資”優質肥料銷售,組織開展農業種植技術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培訓,得到廣大農戶的認可。
中國供銷石油(江西)有限公司贛州油庫主任陳道杰
安全是油庫工作的生命線,陳道杰每天一到崗,就先進行巡檢工作。仔細檢查管線、閥門、油罐等設施,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細節。
日常工作之外,他非常注重團隊建設和員工培訓,經常組織員工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和安全演練活動,不斷提升員工的業務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。五一節日期間,他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,巡檢記錄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,是他寫給油庫最深情的安全保證書。
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克寬
李克寬在春耕期間沖鋒在前,帶領團隊走訪調研各銷售網點,深入了解農戶產品需求,針對性地制定營銷方案和服務方式。
面對春耕市場的復雜需求,他提前謀劃、主動出擊,帶領團隊密集走訪育秧工廠、合作社、米廠等,積極拓展產品銷售渠道,為銷售業績帶來了新的增長點。
山東中農匯德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科研部經理王志偉
春節假期剛過,王志偉便奔赴海南南繁育種基地,這里加代種植的千余份育種材料,即將進入套袋授粉期。他深入田間了解每份育種材料的特征特性,詳細記載各項數據、認真分析研究,為選育抗病強、產量高等綜合抗性好的新品種打好基礎。
王志偉十多年來一直奮斗在南繁北育科研一線,辛勤付出、努力創新。他帶領科研團隊選育出的新品種,相繼通過省級和國家級審定,推廣種植到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等地。
湖南中農錦繡千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總監,中共黨員劉平
劉平帶領團隊扎根湖南澧縣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年均近300天奔走在田間地頭,走訪農戶累計行程超8萬公里,建立“農資配送+集中育秧+技術指導”全鏈條服務體系,服務面積累計超50萬畝次,助力公司成為縣域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標桿。
劉平創新推行“三化”管理模式,實現銷售費用率下降5%,最大限度讓利于農。帶領團隊主動上門拜訪規模經營戶、合作社等,與60余個主體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,業績突出的同時,贏得了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評。
安遠縣捷惠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服務專員,入黨積極分子何卓元
何卓元深耕臍橙產業,跑遍安遠全縣100余家零售網點,建立“一店一策”服務檔案,精準推廣水溶肥、有機肥等新型肥料。作為入黨積極分子,他始終沖鋒在前:寒潮中守護幼苗、凌晨時分回復技術咨詢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把論文寫在果園里、把初心刻在田埂上”的責任擔當。
他積極推廣先進技術,幫助當地龍頭果業公司引入水肥一體化系統和生物防控技術,使示范園區病果率下降13%,單產提高200公斤/畝。
安徽中農國昌現代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服務專員戴小雷
戴小雷于去年11月加入中農國昌以來,憑借對農戶需求的精準把握,運用金融加托管政策,成功推動市場化托管面積突破4800畝,涵蓋經濟作物與大田作物。
春耕期間又與1個村集體建立合作,達成1000畝托管意向。在業務區域內開發建設4家中國農資·為農服務中心,輻射臨泉、潁泉、潁州等周邊區域,為農服務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。
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,致敬勞動者、點贊奮斗的你!